《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820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学案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目标分解
1. 掌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
2. 了解新思潮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3. 掌握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李大钊等人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各种新思潮论战的?有何影响?
本课关键是教师帮助学生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不同结局,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最后确认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让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收集历史资料加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了解。以五四运动前后历史背景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运用概括、分析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另外,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2.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梁启超:在1902年《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鼻祖。
(2)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3)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的宣传: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新思潮的竞起
1.背景:
(1)五四运动的洗礼;五四运动后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介绍。
(2)除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一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