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20字。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对比,认识到西方人文精神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并发展到启蒙运动时,相应地,人们也开始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从而更加明确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
掌握本课涉及的诸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辨明其差异,明确其继承关系,认识到他们各自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课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本课思想家的介绍性读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以加深其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位思想家的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伏尔泰并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以及公开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康德的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区分等等。为此,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其合理的一面,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只有如此借鉴,它们方能为我所用,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难点】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导入新课:
提问: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有哪些?生答: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启蒙思想的真谛:理性和自由,还介绍理性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互为对立、互为补充。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主权在民说、三权分立学说等,以此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