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1级3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7670字。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1级3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命题:熊李程 周中柱 徐寿彭 审题:徐寿彭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 学
一、选择题(1-13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生物体的生理构造和功能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基本单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繁殖的单位也是种群
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衣壳粒是电镜下能够看到的病毒最小形态单位,决定了病毒的抗原特异性
2.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
B白天用H218O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O2、CO2中都会出现18O
C苹果树不适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
D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在下丘脑产生渴觉
3.对下列曲线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B. C. D.
A 图A表示青蛙消耗O2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 图B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环境中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图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D 图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4.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Ⅱ代表消费者,Ⅲ代表分解者
B.I→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
C.一定自然区域内I、Ⅲ代表的各种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D.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5. 下面关于生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产生的工程细胞也可用于发酵
B 微生物发酵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就会使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结构变化,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C 单克隆抗体的产生过程中,只经过一次筛选即选出杂交瘤细胞
D DNA克隆技术是指外DNA直接转入到细菌等微生物细胞中扩增到几百万份的过程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氨基(―NH2)所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
B.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和Na2SO4溶液的阳离子总数相等
C.在31g白磷分子中含有NA个P―P键
D.硬脂酸、软脂酸不是乙酸的同系物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或使用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晶体,其组成微粒是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B.核素C—12的原子组成符号为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O=C=O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
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571.6KJ/mol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