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7 12:26:4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70个字。

  学习内容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曲。
  3.理解这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情感。
  4.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深邃的哲理美。
  学习重点 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难点 对每首诗中名句的理解,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提高诗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学法指导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如果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会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因而要有意识地培养查询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习惯;要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二、三遍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恰当。
  2.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3.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一)展示预习成果。
  朗读竞赛:组长课前抽朗读的组员名单及朗读序号。按序号朗读,按组员编号加分,每错一处扣三分,扣完为止。最后记录每组的得分。或小组齐读竞赛。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交流写作背景。2.朗读。3.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②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③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④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5.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或逐一交流点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