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4 22: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琵琶行》教学设计
长江大学附中  许金堂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3、学会有感情诵读诗歌。
课型:鉴赏课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想:《琵琶女》是一篇自读课文,且教学的重点在于整体领悟。因此,教学中不必过分拘泥于字词教学,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过诵读教学感爱诗人的情感,通过结构分析把握诗歌的整体美,通过语言品味领悟诗歌的形象美。最后设计一个课后练习,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一、 导语设计
与数学一样,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一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如汉府、宋词等。那么诗歌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可感的形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琵琶行》。
  【说明:科学精神中包括人文精神。设计这一导语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哲学、艺术中都包含有审美因素。富于想象的综合思维是提高科学素养与培养创造力不必可少的条件。】
二、 教学过程设计
    (一)、鉴赏提示:白居易(776—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唐宪宗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严惩凶手,陈辞恳切,触怒当政者,遂遭陷害,被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写下了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通过描写一个沦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身世,抒发了自己遭受打击后的苦闷心情。
    “行”是古体诗的一种,音律比较自由,句法参差变化,便于长篇叙事或抒情。
    (二)、诵读明意,把握结构
    1、诵读正音:请六个同学分别朗读包括“序”在内的六段文字,请其他同学指出朗读中读错的字词,教师根据学生归纳适当板书。
    2、明确内容: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叙事中充满着丰富的感情,请学生根据叙事文章的特点概括每段内容并指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学生归纳,教师品头总结)。
    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琵琶女的凄凉身世?诗人为什么流泪最多?(学生自由回答)
    3、理清结构:叙述事件必须脉络清楚,白居易是怎样将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的(启发学生理清叙事线索,分析诗章的圆型结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