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 资源简介:
共32小题,约7210字,答案扫描。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为必考题,第II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O 16 Cl 35.5 Ca 40
第I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2.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D.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3.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人类白血病时,植入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
A.与感染病原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进行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
C.增殖、分化形成骨细胞
D.合成、分泌出抗体
4.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人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5.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表现型 蓝眼 绿眼 紫眼
基因型 A B A bb、aabb aaB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A. 3:1 B.3:2 C.9:7 D.13:3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只有一种
C. 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三种溶液
D. 氨基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均属于髙分子化合物
7. 常温下,不可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是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8.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右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