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
- 资源简介:
约3700个字。
语文社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温梅开
诸葛亮,处变不惊;美猴王,聪明灵巧;李京京,执着认真;法国妇女,善良勇敢。让我们走进小说单元,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字音字形
司马懿(yì) 城铺(pù)鹤氅(chǎng)纶(guān)巾笑容可掬(jū)
麈(zhǔ)尾抚(fǔ)掌骇(hài)然言讫(qì)迸(bìng)裂
瞑(míng)目石窍(qiào)石碣(jié)玩劣(liè)恍惚(huǎng hū)
簪(zān)子发窘(jiǒng)抽噎(yē)颀(qí)长绶(shòu)带
寥(liáo)寥可数熹(xī)微窸(xī)窸窣(sū)窣必背资料
文学常识
1.《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止,描写了百年左右发生的事情,中间着重写了历时约半个世纪的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2.《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西游记》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神话小说。全书一百回,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回至第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故事。第二部分,包括第8回至第12回,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交代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包括第13回至第100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和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自己也成了“正果”。《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3.《心声》选自《儿童时代》1982年第3期。作者黄蓓佳,当代作家。江苏如皋人。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儿童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4.《勇气》选自《读者文摘》1985年第9期。作者狄斯尼,美国作家。
文体知识
1.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
3.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部分。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4.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专项点拨
1.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对于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正确理解小说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要抓住这些描写方法,联系小说主题,结合具体语句来进行。
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和刻画。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