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鼎湖山听泉》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鼎湖山听泉》课堂教案(第一课时)
中山市三乡镇桂山君里中学 赵勤龙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培养文学感悟能力
2、 理清文章线索
3、 分析掌握文章中丰富的修辞运用手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激发,导入课文(3分钟)
学生说出三到五个风景名胜之处,并能用俗语谚语或民间传说简略介绍:如“自古华山一条路”;“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湖与白娘子……
广东鼎湖山,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
二、 预习检查(2分钟)
1、 生字词注音
古刹 磅礴 雄浑 万籁俱寂 一泓 楹联 怅惘
2、 解释词义
拾级:逐步登阶
盎然:充满活力的样子
迥然:形容差得很远
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
3、 文章体裁:游记
三、 课文朗读(15分钟)
1、 默读全文,要求:想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听得最为真切?
移步换景,按地点的转移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写作顺序
山脚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山顶庆云寺
2、 学生任选一段,教师范读
3、 学生选段朗读:一二三四八,任选一段,有感情地自由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