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小题,约10390字。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 20分。第Ⅱ卷共11题,共18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 6 Na 23 Cr 52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属于分解者
B.植物受精卵中的高尔基体被破坏,可能会导致多倍体的出现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长,细胞凋亡后细胞周期变短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的保存
2.英国和印度科学家发现一种“超级病菌”。这种特殊细菌含有超级耐药基因,能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可使该病菌能抵御几乎所有的抗生素。下列关于“超级病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超级病菌”与人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B.感染“超级病菌”后,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C.“超级病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抗药基因可能位于质粒上
D.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而成为“超级病菌”
3.某探究小组利用面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子,将它们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测量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吸收和释放CO2的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植物在恒温等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B.当光照强度为x(b< x<d)时,每天光照12 h,两种植物均能正常生长
C.相对植物甲来说,植物乙可视为阴生植物,可通过a和c两点来判断
D.当光照强度为e时,植物甲和植物乙叶片消耗CO2的比值为8:7
4.酶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有机物,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蛋白酶是动物细胞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B.RNA聚合酶、DNA连接酶和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
C.基因工程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D.PCR技术中使用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扩增DNA片段
5.在一个处于生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关能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多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ATP之和
B.消费者的各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都多于细胞质基质产生的ATP
C.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必须通过线粒体产生的ATP供能
D.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返回无机环境说明能量也可以循环利用
6.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发育等过程与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关系,下图为刺槐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时期,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休眠期后含水量逐渐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B.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鲜重逐渐增加,干重却在减少
C.上图可以看出,种子萌发和发育等过程中各种激素先后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