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1年高三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1870字。
2011年高三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命题人:龙荫红 郝 敏 曹成良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第I卷 (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不同
D.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2.对照实验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以下实验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
A.研究氧浓度对植物呼吸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B.研究植物有丝分裂中解离液的效果分别用龙胆紫液和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
C.研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0℃、60℃和100℃条件下进行
D.研究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分别在等量等浓度的乙烯利和乙烯处理下进行
3. 在密闭、透光的玻璃钟罩内,放着一株盆栽棉
花。下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钟罩内某物质的
变化曲线。该曲线可以表示 ( )
A.一昼夜中,棉花呼吸强度的变化
B.一昼夜中,棉花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
C.一昼夜中,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
D.一昼夜中,钟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4.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
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
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5.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6.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的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0.1—1 m 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食盐既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防腐剂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C.向含有Hg2+的废水中加入Na2S3使Hg2+转化成HgS沉淀除去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Na2S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