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理科综合高考模拟卷九
- 资源简介:
共36小题,约10060字。
东莞实验中学2011届理科综合高考模拟卷九(3.28)
命题人:胡玉文 唐宇宏 李志中 组卷人:李志中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或结构的阐述,正确的是
A.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也可以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麦芽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只存在植物体内
C.酵母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生长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的选择透过性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能使原来不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 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
C.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 D.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
3.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B. 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4.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5.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为T细胞,④为B细胞
B.图中细胞②④均能特异性识别病菌,但是细胞⑦不能
C.细胞⑦能产生抗体,但是细胞④不能产生抗体,原因是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不一样
D.感染某病菌以后,当其再次感染此 类病菌不易患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
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育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新性状的植株
B.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基因型为 dT
C.通过过程④处理后得到的植物是可育的,而且能稳定遗传
D.如果F1自交,那么F2高秆抗锈病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个
B. 常温下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C. 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有个0.5NA个SO3分子
D. 1.5mol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A
8. 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少1,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l,Z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氢化物 B.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