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浙江省第二次五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2题,约10110字。
2010学年浙江省第二次五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选择题部分(共1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浆细胞比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含有较多的
C.小麦根尖细胞分裂前期时,每个细胞中含有两个中心体四个中心粒
D.人成熟红细胞本身就是游离的,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经体外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2.某养鸡场最近被发现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5天里死了3.5万多只鸡。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下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记忆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化而来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3.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两个动物细胞融合产生新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D.用胡萝卜韧皮部经组织培养形成的个体,若有变异,其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4.右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分泌物可能是某种激素
B.兴奋由图乙传导至图甲时,不需要消耗ATP
C.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D.图乙传导的兴奋在图甲部位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动作电位的产生
5.科研小组从埋藏在西伯利亚冻土的猛犸象中成功地提取了DNA片段,将它注入到小鼠的胚胎中,并在这个胚胎形成软骨和其它骨骼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对该项技术及应用前景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要将猛犸象的基因导入到某动物胚胎内,不能用病毒作为运载体
B.利用绝种动物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可望获得人们所需的器官
C.用上述提取的猛犸象基因替换小鼠细胞内的基因,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将已灭绝的猛犸象重新复活
D.猛犸象与小鼠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它们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6.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弱→强→弱
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7.下列说法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同位素131I与137Cs的中子数相等
B.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C.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