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2360字。
江西省南昌市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模拟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本试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Ca—70 I—127第Ⅰ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而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下图为某同学所作的酶催化作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定是蛋白质,因为A是酶
B.若图中的B表示氨基酸,A表示酶,则该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
C.该模型是物理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
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
2.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中bc段时间内可出现( )
A.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减弱
B.种群数量减少,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C.种群数量会因为有毒废物的沉积而减少
D.种群数量趋于环境容纳量
3.高等动物细胞内的某结构,经检测其内含有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且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该结构既能消耗水,又能产生水,既能消耗ATP又能产生ATP,则该结构 ( )
A.产生的ATP主要用来进行暗反应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B.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但是需要用甲基绿将其染成绿色
C.可能是细胞质基质,在此处进行呼吸作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D.可能是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细胞不一定含有该结构
4.关于人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而染色体数最多为46条
B.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因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导致的
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3
D.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
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正确的推论是 ( )
光照强度(klx) 1.0 2.0 3.0 4.0 5.0 6.0
CO2变化量(mg/l00cm2•h) +2.0 +0.0 —2.0 —4.0 —6.0 —6.0
A.光照强度为1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均为0
C.光照强度为6klx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的内因之一
D.光照强度由3klx增强到4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保持不变
6.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的比例、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的比例分别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