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1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疏通课文,能翻译课文语句
3:了解子路等人的志向,学习古人树大志
教学步骤
检查预习,出示字词读音及句读
本课重点字词读音
论语 lún 饥馑j?n 曾皙 zeng xī 哂sh?n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yí
冠者guàn 喟 kuì 俟s ì 撰zhuàn 摄Shè 比及b ì 甫fǔ 冉r?n 莫mù
注意的句读 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一:导入新课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二:知识积累。
1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长期聚德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三:朗读
1听录音,出示读音及句读
2齐读某些重点段落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孔子学生的名及字要对应。
四:疏通课文
1:由几位学生疏通文意。
2:提问,文章围绕什么展开的?谈论志向
3:完成课后练习一问题:四子志向,孔子评志
孔子诱导言志
四 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为政)
子 冉有:可使足民 (为民)
言 公西华:原学焉,愿为小相 (为礼)
侍坐 志 曾皙:暮春者,"浴""风""咏"(为乐)
孔 对子路: 哂之,其言不让
子 对冉有: 非邦也与
评 对公西华:孰能为之大
志 对曾皙: 吾与点也
从孔子的评价可看出,前三子的志向其实都是为政,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为政,。至于曾皙所说的志向,却是游乐,而孔子却又赞同,为什么呢?有待我们课下思考讨论。
五:小结本节课并激励学生立志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及课文的结构,还了解了孔子四个弟子的远大志向。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能立大志,展抱负,何况二十一世纪的你们!当代的优秀好儿郎!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六:作业:
1:反复阅读,尝试背诵;并感知人物特点,
2:完成课后练习三的翻译
3:归纳文中出现的"以""如""方""与 "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