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ppt(商品等15个)
- 资源简介: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优化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课第1节.ppt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课第1节.ppt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课第2节.ppt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课第3节.ppt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课件(优化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课第2节.ppt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1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2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3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教程):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1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教程):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2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教程):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3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创新教程):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2章第1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三维设计):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1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优化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1节(附详细解析).doc
2012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训练(优化方案):第1部分经济常识第1章第2节(附详细解析).doc一、选择题
题组一:商品的含义1.(2011•宜宾模拟)2011年1月19日,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储备库向云南省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和1万件棉大衣等救灾物资,帮助昭通雨雪冰冻灾区群众过冬。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救灾物资”不是用于交换,不具备成为商品的条件。
答案:D
题组二:商品的基本属性
2.(2011•南宁模拟)做广告是企业对产品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一些商家不惜重金对企业产品做“广告”,是因为“广告”有助于( )
A.商品生产成本的降低
B.商品使用价值的提高
C.商品质量的提高
题组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历史上,贝壳、粮食、皮革都曾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但伴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贵金属”长期占有了货币的宝座。这是由于“贵金属”( )
①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 ②可用作装饰品 ③具有很高的价值 ④质地均匀、便于分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①③④是“贵金属”之所以能充当货币的条件;“装饰品”非其独特属性,②排除。
答案:C
2.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
B.金银作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解析:金银作为货币仍然是商品,其购买力会随着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故A、D错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并非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故C错误。
答案:B
一、选择题
题组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就是指( )
A.每次交换时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B.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
C.交换双方商品的使用价值要相等
D.交换双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要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等价交换的“等价”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故选B项。货币产生后,交换双方的等价交换是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并不是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故A项错误;商品交换之所以需要进行,就是交换双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故C、D两项表述错误。
答案:B
据新华网报道,市场的非理性消费使虫草、和田玉等稀缺性资源步入开发的恶性循环:越挖越少,1.假定生产10公斤大米需要耗费6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为30元,某农民生产10公斤大米只需耗费5小时劳动,这个农民把10公斤大米卖出后( )
A.会比别的农民多获得5元钱
B.会比别的农民少获得5元钱
C.会比别的农民多获得6元钱
D.会获得与别的农民同样多的钱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样是10公斤大米卖出后得到的收入是相同的,只不过个别劳动时间少的农民由于投入少,同样卖了30元钱,但获利多。
答案:D
为庆祝中国隐形战机“歼-20”在中国成都进行试飞(201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歼-20飞机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面额150元的金币1枚,面额10元的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据此回答1~2题。
1.作为法定货币的金银纪念币 ( )
A.本质是商品 B.价值和面额是完全一致的
C.其铸造权在国家 D.购买力稳定不变
1.依据“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将加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该( )
A.由国家决定国内石油的价格,以减少国际油价的不利影响
B.大力开发国内石油资源,减小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
C.在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适当增加储备
D.在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时,增加石油储备
解析: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A错误;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B错误;在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增加石油储备既会增加国家的外汇支出,又可能进一步推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和国际都不利,C错误;在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时,增加石油储备,既能节约外汇支出,又能保证国家的石油安全,D正确。
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敲定中关村,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被赋予了新的国家使命。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等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成为中关村的核心优势。据此回答下题。
1.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开展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等形式的激励。这些分配方式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配方式的理解。题干中奖励的对象包括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C符合题干要求,D仅能与技术入股相对应,不完全符合题干要求。A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B与个体经济相适应,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
答案:C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据2010年8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江西省丰城市依靠独特的富硒资源,短短几年间实现了从富硒到富民的转变。据此回答1~2题。
1.硒是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有天然解毒特性,被称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和“心脏的守护神”。近年来广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吃饱,更要吃好,吃得健康,富硒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材料表明( )
①商品是通过交换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②一种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首先必须有用
③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④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②④ B.③④
1.(2011年北京五中第一次模拟)2011年1月以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云南省昭通市一度出现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凌冻天气。灾情已经影响到该市交通、农、林、畜牧等产(行)业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1月19日从云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民政部向云南省调运了2万床棉被、2万件大衣和50吨彩条布支持云南的抗灾救灾工作。这里用于捐赠的物品(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解析:选D。A项没有涉及交换。B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商品的条件。D项正确揭示了商品的条件。
2.古代某地曾有这样一幕:有牛奶的人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高喊:“要盐的拿矛头来!”有矛头的喊:“要矛头的拿咖啡来!”有咖啡的喊:“要咖啡的拿珍珠来!”如果这几个人都成交,需要的条件是( )
A.有珍珠的人喊:“要珍珠的拿咖啡来!”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解析:选A。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货币的职能及商品基本属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依据知识判断: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可见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故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所以A项正确,B、C、D表述错误。
2.(2011年吉林第十二中学第一次模拟)人们习惯用货币来衡量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是因为( )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B.货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C.货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