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1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5/10 19:18: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4110字。

  10—1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 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2.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 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
  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4.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下列文物图片中最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成就的是
  A B C D
  5.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富商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百万两白银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 富商的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 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6.“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7.“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应的生产方式属于
  A.人们集体劳动      B.小农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个体农业经济
  8.“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以下选项中最早出现上述现象的应该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