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18.《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郁南县大全中学 潘俊华 王小彬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3.巩固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思路
《小溪流的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语文(语文版)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表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主题的童话作品。按要求朗读课文和正确理解课文主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设计的思路如下:关于朗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分组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其次利用 “图示导读法”让学生探究、感知形象,培养想象力,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价朗读情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再现文中形象。同时,本设计力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