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案1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七、幼时记趣
沈复
学习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达到熟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会观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借助注释和字典,对不明白的问题集中提出,共同解决。读懂这篇文言文,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习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借助注释和词典,读懂这篇文言文。
2、 读准字音,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子,注意语调和语气。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难点:
识记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的活用及省略句式、固定句式。了解作者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细致观察,想象奇特的结果。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学法指导:
朗读、点拨、讨论、自主探究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里,一定有令你永久难忘的“童年趣事”吧!那有趣而难忘的一幕幕你一定还历历在目吧!哪个同学愿意将他的童年趣事与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呢?
二、作者简历,背景提示
作者简历:沈复,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字三白,擅长诗画、散文
背景提示:本文选自《浮生六记》,本书共6卷,每卷皆有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