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2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再 别 康 桥
教案设计:高一年级 徐雪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柔婉,舒缓的别离诗。我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缠绵惜别之情。在意象 意境 心境的把握上体味它的诗意美,进而感受诗人的追求美. 自由. 爱的人性美。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二)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三)结合诗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心境去体味《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去感受诗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人性美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是徐志摩笔下那一低头的温柔。徐志摩是一个“万种风情无地着”的多情诗人。1921年入剑桥大学学习,并开始写作新诗。第一本诗集是〈〈志摩的诗〉〉深受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不少诗作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在这位多情的诗人的墓侧各倚一本翻开的石书。左侧刻的是〈〈偶然〉〉中的几句诗:“我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墓碑的右侧镌刻的就是〈〈再别康桥〉〉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