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全校模拟考试高三全科试卷(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5科6份)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数学文).doc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理综).doc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数学理).doc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文综).doc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英语).doc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语文).doc
吉安一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全校模拟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备课组长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鏖战(áo) 奴颜婢膝(bì) 屏弃(bìng) 噤若寒蝉(jìn)
B.粗糙(cāo) 风驰电掣(chè) 惩创(chuàng) 飞来横祸(hèng)
C.豢养(huàn) 量入为出(liáng) 埋怨(mán) 扪心自问(mén)
D.滂沱(pāng) 前仆后继(pū) 强求(qiáng) 莺啼鸟啭(zh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即使 度假村 精兵减政 山清水秀
B.狭隘 明信片 功亏一篑 仗义直言
C.证券 大姆指 水泄不通 以德报怨
D.瞭望 挖墙脚 开源节流 怙恶不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B.当人们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时,总希望听听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而专家也确实起到了解惑答疑的作用,长此以往,专家和公众就形成了较为牢固的的信赖关系。
C.“大浑南”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沈阳市一项重大的决策和课题。专家表示,这一规划意味深长,它将标志着沈阳这座城市经济重心的南移。
D.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宇航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神舟”七号宇航员太空漫步所穿的国产“飞天”宇航服造价虽然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但最后也只能随轨道舱长时间留在太空。
C.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中国公民最希望子女从事职业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教师、科学家、医生分别以53.6%、51.2%和38.4%的比例排在职业声望较高的前三位。
D.美国一研究机构诬蔑中国军方指使黑客对美国政府网络进行攻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对此回应说,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禁止任何破坏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行为。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②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
③在艺术的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④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个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
⑤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问题特别重要
⑥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
⑦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
A.③⑥①⑤⑦④② B.①⑥⑦③②④⑤
C.③①⑥②④⑦⑤ D.①③⑦⑥⑤④②
6.下列各项目中有关中外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细腻深切感人,如鸣凤投湖自尽前无比痛苦怨愤的心理独白,梅芬与瑞珏两位善良的“情敌”谈心时彼此灵魂的剖露等。
B.爱斯梅拉达被误认为是攻打巴黎圣母院的幕后主使,最终判以绞刑。荷兰塔里的隐修女居第尔并不知她是自己的女儿,反而感到一阵复仇的狂喜。
C.王夫人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失玉后变得昏愦的宝玉冲喜。娶亲之时,黛玉却在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迎春在侧,凄绝惨绝。
D.平定黄巾军之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作威作福,逼勒县官吏。关羽见后大怒,将其扯到县衙前马栓上绑住,折下柳条痛打。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孔孟毕竟是两家
宋志坚
孔孟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原载1991年第1期《随笔》,转引自《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孟二家,这一点恐怕是弄错了。)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