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自序教案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呐喊>自序》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序言的特点,学会从序言中汲取著作的有关信息。
2.理清作者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呐喊》创作命名缘由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作者简介: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鲁迅著作二十卷,博大精深。1918年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1912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为新文学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世界不朽的名著。1923年编成了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基础。他曾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友邦惊诧”论》,他又发表了《热风》、《二心集》、《而已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居一帜,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领域。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民族的新文化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就的作家之一。
二.背景信息:
写作《呐喊》的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赢得了不朽的世界声誉。1922年12月3日,《呐喊》结集成书前,作者写了这篇《自序》。它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鲁迅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三、字、词、音、义:
侮( )蔑 奚( )落 愤懑( ) 敷( )衍( ) 不恤( ) 侥( )幸 喝( )彩 赞和( ) 曲( )笔 慰藉( ) 卒( )业 揣在怀里( ) 挣揣( )( )
⑵走投无路:
格致:
卒业:
不名一钱:
愤懑:
慰藉:
悬测:
四.课文分析
本文是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一、解题
了解序言的特点,并明确什么是自序。
二、熟悉课文
1、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并完成表格:
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请简要说出文中叙述了哪几个阶段的生活经历,每一阶段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
地 点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历 程
小结: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2、课文第一段说文中记叙的是作者“未能忘却的那部分梦”,那么,作者未能忘却的那部分梦都有哪些呢?速读课文第2段-第5段,找出并加以概括,并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