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1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散步》教案设计
达县亭子职高 廖龙兵
一、重温孟郊《游子吟》,导入新课。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表现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去感家庭那浓浓的亲情。
二、整体感知,培养语感。
1、学生朗读课文。2、合作回顾感人故事。(用概述和朗读的方式)3、重新拟题,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题目,并说出理由。
三、自主学习,感受亲情。。
1、散步的人物、时间、地点、原因是什么?(原因: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2、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3、散步去。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了怎样的家庭气氛?(幸福、温馨)
4、叙事有了波澜,请问:在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
5、在解决分歧时,我的感觉是什么?(责任重大。在家庭中,“我”正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我作出了什么决定?作出决定的原则是什么?(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说明我对长辈怎样?(孝敬)
6、母亲在解决分歧时怎样做的?你从中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是怎样的态度?(对我的儿子无比的疼爱,关爱)
7、这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爱,年纪小的对年老的态度是都孝顺,用两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尊老爱幼,温馨和睦、互敬互爱。
8、正是因为一家人互敬互爱, 所以分歧很容易就 解决了,是怎样解决的呢?请读出原文。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课文中有好几处大词小用,找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