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语文复习题(三)
二四六册文言文阅读
注:除了卷子上的试题外,练习时请再做两道题:1.解释加点词;2.翻译划线句。
第二册 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交通: (2)绝境:
(3)妻子: (4)无论:
2.在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3. 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谈谈你的理解。
4.请写出这一课流传下来的成语。
二、口技 林嗣环
(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并根据其在句中的含义,各组一个成语。
(1)众妙毕备 成语 (2)以为妙绝 成语
2.翻译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在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的含义,并写出一个含有加点字的成语。
(1)中间力拉 成语 (2)名其一处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