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题,约5090字。
高二生物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1为了研究空间大小对种群的影响,某小组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在地面上用绳子圈起5个各1平
方米的区域,在每个区域内分别站立l,3,5,7,9个身高、体重基本相同的成年人,要求每人
的双脚必须在区域内,测定各组持续站立的时间
绘制成右边的曲线该实验结果说明 ( )①空间大小是制约种群密度的因素 ②空间大小是限制种群大小的因素③环境负荷量是有定限度的 ④生物个体占有空间越大,越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的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样地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3.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 B.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不一定为1 m2
C.取样的关键是在同一样方内随机取样
D.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是固定的叶草本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
4.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哪一段曲线中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生长速度的限制因素 ( )
A.C—B B.B---D C.D—E D.E—F
5右上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
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 )
A.I B.Ⅲ C.IV D.V
6.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7.“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
8.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 A.温度与光照 B.光照与温度 C.光照与湿度 D.温度与湿度
9.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
示什么(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群落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10.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蚯蚓数目将会发
生什么变化 ( )
A.增多
B.减少
C.基本不变D.可能增也可能减
1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