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5 15:44: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0小题,约8300字。

  湖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命题人:韩湘萍 审题人:刘国彬、黄雅芩
  第一部分:必做题(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青铜器展品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的回答应该是
  A. 新石器时代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魏晋南北朝时期
  解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正确答案为B。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夫妻恩爱,其乐融融
  ④具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解析: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有三个,①②即属其中。正确答案为C。
  3.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第一次农用动力的革命是
  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筒车的使用D.水排的使用
  解析:农用动力经历了由人力→畜力→水力的发展过程,因此第一次农用动力的革命是牛耕的使用。正确答案为B。
  4.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
  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
  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抑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析:据教材和复习提纲可知A C D 项是正确的,答案为B。
  5.“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一艘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已从该船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铜、铁、瓷等器物6000多件。以下所列出的文物你认为不可能属于由该船打捞出来的是
  A. 白瓷碗B.铜钱C. 青花瓷盆D. 青瓷壶
  6.清朝“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和禁海
  C.限制造船业的发展D.保护渔业资源
  7.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
  8.以下这些描述“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民族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深入改革开放的重要地区;④2010年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国际交流盛会——世博会。”与下列哪一座城市的历史最为吻合
  A.上海B.广州
  C.南京D.厦门
  9.右图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表。单从这张表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时
  A.轻工业的上升势头明显
  B.重工业的发展呈下降趋势
  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渐趋平衡
  D.工业分布开始向内地集中
  10.费正清教授曾经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下列理由中不能正确解释这一观点的是
  A.因为中国社会环境未改变B.因为中国封建主义的阻力依然存在
  C.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仍然未停止D.因为它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11.“先生”“同志”这些称呼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流行应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
  12.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其重点地区是在
  A.东北地区B.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D.长江三角洲地区
  13.票证通常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票证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票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