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4题,约5490字。
高 一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剪纸技术的高超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手工业者自得其乐
D.耕作技术的进步
2.北京中山公园有一座社稷坛,它是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中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A.封建迷信 B.抑制商业 C.以民为本 D.以农立国
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长安 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
4.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5.我国古代青铜艺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6.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
A.徽商与川商 B.徽商与晋商 C.晋商与鲁商 D.粤商与滇商
7.下列对我国古代农业基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B.汉朝时开始使用铁农具
C.重视精耕细作 D.重视灌溉
8.下列有关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洋纱洋布开始登陆沿海地区
9.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