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 0: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江初中课题组  高贞富
Email:gzf1972@sina.com

课  题: 《济南的冬天》   课  型: 新 课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 竞赛式活动课   教学媒体: 录音机 《春江花月夜》曲  幻灯机及胶片
教学重难点:1、多角度的写景 2、多种修辞的应用 3、想象能力的培养
设计思路:1、从课文客体的分析讨论中,使学生明确多角度写景的思维方法。
     2、从辞格的辨识中,使学生明确用什么语言格式表达自己的欣赏,传达自己感受。
     3、有了前两者为基础,学生有了想象的方法,也有了表达想象的方法。于是,以《春江花月夜》为学生想象的载体,满足学生想象及表达想象的欲望,检验学生的想象及表达能力。
     4、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进交互,引进竞赛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程序及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导入 1、师:我们刚学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作者多角度地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春图?其中应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生答:……3、师:上一课时,我们初步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济南冬天〉〉,我们知道那里有温晴的天,慈爱温情的山,多姿娇美的雪,温柔多情的水。(板书)读之,直惹我们眷顾不舍,流连忘返。除了上一节课咱们欣赏的温晴的天,还有什么使我们如此迷恋这济南之冬的呢?作者是怎样(修辞)把一个活脱脱的济南之冬呈现给我们的呢?我们的具体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吧。
        品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阅读感知 1、自由阅读第二段2、抽生阅读3、生评价阅读质量,教师计分。
研读深化 1、教师设问:并用幻灯展示问A:作者用哪句话由一段文字过度到这一文段?B:作者在该文段中用了一个“奇”字,你认为这里的景致奇在哪里?C: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济南的“山”,有什么特征?D:作者在文段中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E:文段中,是否用到了想象或是联想?在哪些文句中有所体现?F:从小山和人们的对话中,感受到了小山什么样的情致?2、生分语文学习小组讨论,准备抢答3,教师评价,计分并板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