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命运的咽喉》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约5470字。
《扼住命运的咽喉》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出身是佛兰芒族,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
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4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不致永远厌恶这艺术总算是万幸的了。父亲不得不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11岁,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大风琴手。1787年,他丧失了他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她是肺病死的;贝多芬自以为染着同样的病症;他已常常感到痛楚;再加上比病魔更残酷的忧郁。17岁,他做了一家之主,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恐怕他浪费,把养老俸金交给儿子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炫耀( ) (2)酗酒( ) (3)轮廓( ) (4)废圮( )
答案:(1)xuàn (2)xù (3)kuò (4)pǐ
2.请概括贝多芬的童年生活。
参考答案:(1)悲惨的童年:父亲酗酒,母亲早逝,暴力下学琴,操心家庭生活。(2)亲切的童年:儿时的玩伴,优美的环境。
3.作者为什么要大篇幅写贝多芬故乡的美丽?
参考答案:大自然滋养了贝多芬细腻温柔的情感,在不幸的生活中,他从自然的美丽中得到了安慰,他终生对大自然充满挚爱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