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一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9科9份)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化学).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地理).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历史).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生物).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数学).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物理).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英语).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语文).doc
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单元测试(1)(政治).doc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 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生物钟是一门跨学科科学。生物钟学的中心概念是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种十分奇特的机制。它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譬如,心跳平均每分钟70次。而晚上只有60至50次。处于运动状态时,心跳则会加快。呼吸和新陈代谢也如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界就产生了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自然界产生的生物现象。它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研究表明,生物节律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生物钟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非同步。它犹如钟表中的尺寸不同的齿轮。当齿轮相吻合时,就会不停地运动。当齿轮出现故障时,肌体就有了毛病。
坐飞机到外地就是一个例子。人已经习惯于晚上呆在某个地方,如果换了地方,肌体就需适应变化。如果不适应,人就会懒洋洋、工作效率低下、头疼、精神紧张;自我感觉不佳等。这一切都可称作非同步。
一昼夜中,人体的机能是不断变化的,病亦如此,而且是严格遵循规律的。就拿高血压来说,早晨血压会升高,白天会下降并趋于正常,夜间又会升高。借助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人可以根据血压升降的规律服药,而不是死板地一日三次。也就是说,一天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少服药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又可省钱。
同样,针灸和理疗也要选择最佳时刻。选择的时间不当,也许还会造成不良后果。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他们给家鼠注射了增加肌肉收缩力的药物。药量相同,注射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早上注射,家鼠几乎全军覆没,而晚上注射则无一死亡。
现代生物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研究纠正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和药剂。根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能够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效果。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起使用的方法是借助理疗仪。用得相当多的还有调节褪黑素生成的药物。
要学会维持正确的生物钟,否则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紧张。要努力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节律与自己的生物钟相吻合,这样才能精力充沛和高效率地工作。
1.下列对“生物节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节律是对人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奇特机制。
B.生物的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衔接的。
C.生物节律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D.生物节律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重要作用。
2.对“非同步”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生物肌体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B.生物肌体不适应环境变化而导致肌体故障的状况。
C.只用于人的肌体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的病态或不适感觉。
D.只用于人因病而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状况。
3.下列对“生物钟医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钟医学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节律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B.只有根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才能有疗效。
C.根据疾病也有其“生物钟”的情况进行治疗。
D.根据人体的肌能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
高一生物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 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培养甲型H1N1病毒时,应选用 ( )
A.无菌的牛肉汤 B.含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固体培养基 D.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活鸡胚
2.在组成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 )
A.C、O、C B.C、H、O C.C、O、N D.C、O、O
3.在患急性肠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伤后,要用0.9%的盐水清洁伤口;在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以下各项中属于以上三种做法的主要原因依次是 ( )
①消毒 ②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④降温
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 B.③②⑤ C.②⑤③ D.②③④
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Fe—0.115%,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用示踪原子标记某种元素,希望只被组合到蛋白质中而不被组合到核酸中,应选择35S
C.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适当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
D.在一个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保持不变,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
5.广告语“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6.(2011•商丘)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
①水 ②脂质 ③糖类 ④蛋白质 ⑤纤维素 ⑥无机盐 ⑦维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7. 2009年8月8日是首个“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活动中人体内肌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 )
A.脂肪 B.肌糖原 C.三磷酸腺苷 D.葡萄糖
8.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 )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历史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西周的宗法制是依靠 ( )
A.周王的封地来维系 B.母亲的血缘来维系
C.父亲的血缘来维系 D.姻亲关系来维系
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5.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
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6.《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应是指
( )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
C.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元朝在全国设置行省
7.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
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
8.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9.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化学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 必修一第一章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Cl:35.5 Na:23 Ag:108 Cu:64 N:14
第Ⅰ卷(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时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
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2.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 )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3.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5.下列仪器中:①启普发生器②分液漏斗③滴定管④容量瓶⑤洗气瓶⑥胶头滴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 )
A.①②⑥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物质叫做1摩尔
B.1mol氧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1mol气体的体积随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必修一第1单元(行星地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 )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之后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4.太阳的能量来源是 ( )
A.黑子和耀斑爆发时放出的强烈射电 B.太阳风抛出的太阳粒子流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7.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政治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1年7月7日—2011年7月12日, 2011全国绿色消费巡回展览会在银川举行。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
A.保护消费者健康 B.可持续性消费
C.节约资源、能源 D.保护生态环境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的消费就会转向
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虽非生活必需品,却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藉。据此回答2-3题
2.要成为“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下列行业有可能成为逆市上扬的“口红”的是 ( )
A.纺织业 B.房地产业 C.汽车业 D.电影业
3.在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国务院讨论并原则上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举措体现了 ( )
① 生产决定消费 ②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③ 经济决定文化 ④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1年7月14日,由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威胁,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高涨,从而支撑黄金价格继续上行。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8月合约当天收于每盎司1589.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行3.8美元,涨幅为0.2%。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黄金市场上,黄金价格的上涨,可能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
① 美元贬值 ② 黄金现货需求的增加
③ 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假设2010年M国一单位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3元,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如果M国2011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 且该国的货币价值贬值20﹪, 2011年将该商品出口到N国,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从购买力的角度, 可换回N国货币多少元? ( )
A.65 B.62.5 C.50 D.40
6.右侧是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
变化的示意图,假定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英语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必修一(1)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does the man come here?
A.By bus. B.By taxi. C.By car.
2.Why isn’t Helen present?
A.She forgot to come.
B.She changed her decision.
C.She wasn’t invited.
3.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Mother and son. C.Doctor and patient.
4.What’s the man’s job?
A.A shop assistant. B.A tailor. C.A salesman.
5.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can’t go to the cinema.
B.He can go to the cinema on Saturday morning.
C.He can go to the cinema on Saturday even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n will the man go on holiday?
A.In spring. B.In summer. C.In winter.
7.Where is the man going?
A.Switzerland. B.Italy. C.Austria.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is the man?
A.A businessman. B.A salesman. C.A scientist.
9.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On a train. B.On a bus. C.On a plane.
10.Why is the woman tr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
物理单元试题(1)【人教版必修1】
命题范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 ( )
A.新闻30分每天中午12点开播 B.一场足球比赛90分钟
C.火车9点20分到站 D.数学测试的时间是45min
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 ( )
A.在这一时刻之前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
B.从这一时刻起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0 m
C.从这一时刻起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50 m
D.如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 m路程所需的时间一定是100 s
3.三人散步,他们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5km/h,乙为63m/min,丙为1m/s,那么三人的速度大小为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甲最小
4.电梯上升运动的v一t图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电梯在9秒内上升的高度是 ( )
A.0 B.36m C.42m D.39m
5.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 )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乙追上甲之前,二者的最大距离是10 m
C.在4s时乙追上甲
D.在第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眼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秒内两车位移相等
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x>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变小
C.位移逐渐变小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8.两辆游戏赛车 、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 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一数学试题(1)【新人教】
命题范围:.必修1(1)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9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 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描述法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全体,应是 ( )
A.{x|ax2+bx+c=0,a,b,c∈R}
B.{x|ax2+bx+c=0,a,b,c∈R,且a≠0}
C.{ax2+bx+c=0|a,b,c∈R}
D.{ax2+bx+c=0|a,b,c∈R,且a≠0}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B∩[CU(A∪C)]
B.(A∪B) ∪(B∪C)
C.(A∪C)∩(CUB)
D.[CU(A∩C)]∪B
3.设集合P={立方后等于自身的数},那么集合P的真子集个数是 ( )
A.3 B.4 C.7 D.8
4.设P={质数},Q={偶数},则P∩Q等于 ( )
A. B.2 C.{2} D.N
5.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M,值域为N,那么 ( )
A.M={x|x≠0},N={y|y≠0}
B.M={x|x<0且x≠-1,或x>0 ,N= y|y<0,或0<y<1,或y>1
C.M={x|x≠0},N={y|y∈R}
D.M={x|x<-1,或-1<x<0,或x>0=,N={y|y≠0}
6.已知A、B两地相距150千米,某人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到达B地,在B地停留1小时后再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A地,把汽车离开A地的距离x表示为时间t(小时)的函数表达式是 ( )
A.x=60t B.x=60t+50t
C.x= D.x=
7.已知g(x)=1-2x,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