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生物必修2课件ppt(3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 资源大小: 16.6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9/27 21:04: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012高一生物必修2课件(30份)
生物:1.1《身边的生物科学》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1.1《身边的生物科学》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1.1《身边的生物科学》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1.1《身边的生物科学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1《减数分裂》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1《减数分裂》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2.1《减数分裂》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1《减数分裂》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2《有性生殖》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2《有性生殖》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2.2《有性生殖》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2.2《有性生殖》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1《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1《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3.1《基因的分离定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1《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课件(苏教版必修2).ppt
生物: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学案(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第2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测试(苏教版必修2).doc
生物:第3章《遗传和染色体》测试(苏教版必修2).doc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本章规划
  《生物科学和我们》是本模块的第一章,也是高中阶段生物学习的第一章。在本章,我们将学习生物科学和我们的关系。
  1.本章内容组成
  本章内容共分两节:“身边的生物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本章内容从前瞻性角度分析了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和如何学习生物科学。教材首先通过对癌症的发病率、病因分析以及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些传染病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生物科学,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密切关系,着眼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章第二节通过介绍科学家不断挑战“自然发生说”的生物学史实,强调了生物科学是在人们不断探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强调了探究是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
  2.本章教材地位
  本章内容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实用价值,引导他们关注健康问题以及科学实验的价值与方法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出进一步要求:
  第一,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影响,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因此学生要养成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主动关心、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深层次上理解生命与健康、细胞与健康、生物技术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意义。
  课题:1、1身边的生物科学
  一、 自学导引:
  (先自读课本1—5页,后依次完成下列问题)
  1、 导致癌症的外界因素(致癌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化学致癌因子致癌物已有千种之多,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等。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含20多种致癌物,87%的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使其他癌症等疾病机会增大。生物(病毒)致癌因子已发现150多种。)
  (补充2:导致癌症的内因是细胞内原癌基因被激活表达,进行不正常分化产生的。)
  2、 发病率上升的癌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病率上升更快。
  3、 近十几年来,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长。()
  4、 (略展)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略展)癌症的预防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传染病的死亡率除以发病率等于病死率。()
  7、传染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就高。()
  第1节身边的生物科学
  典型例题
  【例1】转基因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请举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解析】转基因技术和任何科学技术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也有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正面影响:在医药卫生方面,生产转基因药品如胰岛素、干扰素等治疗疾病;在农业方面,生产转基因植物,获得高产、稳产、具有抗逆性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在畜牧业方面,培育抗病能力、高产仔率、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皮毛的优良品种;在食品工业方面,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等。负面影响:生产基因武器用于战;制造“超人”,造成新的种族歧视;转基因生物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等。
  【答案】见解析。
  【例2】番茄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由于过早成熟而易腐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抵制某些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的合成能力,可使番茄贮藏时间延长,培育成耐贮藏的番茄新品种,这种转基因番茄已于1993年在美国上市,请回答:
  (1)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是。
  (2)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转基因技术来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
  和。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①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理解学习生物科学需要正确的方法。
  ②学习科学家经典实验,体会实验设计的原则。
  ③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实验,了解研究生命科学的程序。
  ④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体会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②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体会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
  ※教学难点
  ①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尝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教学工具: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步骤:
  内容 备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人类文明的最早到17世纪,自然发生理论在人们心中几乎是普遍存在而又毫无疑问的信念。自然发生理论认为各种生物是自然发生的,是由无生命的基质产生出来的。
  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一、科学家不断试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1.提供信息资料
  (1)“自然发生说”的观点有“腐肉生蛆”,“腐草生萤”等,当时普遍被人们接受。
  (2)书本第6页雷迪的实验,补充雷迪实验的背景。
  ①如果你是雷迪,将如何设计实验?
  ②雷迪的实验设计有何科学之处?
  通过资料分析,动脑,交流
  (2)①实验的关键是肉是否被苍蝇叮过,只要准备两组一样的容器放入同等质量、同样处理的肉,一个容器就暴露在空气中,另一个容器口蒙上一层纱布。
  ②雷迪设计的实验科学之处在于他设计了对照,并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
  雷迪的实验没有推翻“自然发生说”。随着实验手段的革新,新的观点产生了2.提供资料:
  (1)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
  (2)尼达姆的实验
  (3)斯巴兰扎尼的实验
  ①斯巴兰扎尼认为尼达姆的实验有什么不严谨的地方?
  ②斯巴兰扎尼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如何?他的结论是什么?
  ③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相当好,可是还有人认为他的实验不能否定“自然发生说”,为什么?
  (3)巴斯德的实验。
  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2)尼达姆的实验使许多科学家相信复杂生物是亲代产生的,而微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3)①斯巴兰扎尼认为尼达姆的实验中首先加热时间短,其次软木塞不能阻挡微生物。
  ②实验分为两组,一组都用软木塞封口,一个加热2min,另一个加热1h;一组把烧瓶口熔化封口,一个加热2min,一个加热1h。结果第一组不论时间长短都腐败了,第二组中加热2min的变质了,可加热1h的没有变质。他的结论是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
  ③因为人们了解了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3)了解“巧妙的鹅颈瓶”。
  3.进一步说明知识,与生活联系
  (1)一位厨师从斯巴兰扎尼的实验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罐头。
  (2)巴斯德在实验中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沿用到现在——巴氏消毒法,广泛用于牛奶的消毒杀菌。
  了解身边的科学,科学无处不在。
  明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指导学生快速浏览
  (1)书本中提到的,我们在科学实验中要运用的实验手段有哪些?
  (2)观察的定义。观察要遵循什么原则?
  (3)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预测技能的定义。
  从书本获取信息:
  (1)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同时注意安全实验。
  (2)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信息时就是观察。观察必须真实、准确,如实记录。
  (3)测量要注意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③使用标准计量单位。
  (4)预测技能实际上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情做出推断。
  观察讨论、探究新知
  二、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
  1.提供信息资料:
  书本第9页“边做边学”
  ①该实验中可能会用到哪些实验用具?
  ②实验步骤
  ③你预测一下,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可能是哪种生物  ④你了解书本介绍的几种生物吗?
  (教师简单介绍书本上的四种常见浮游生物)
  ⑤该实验中,你觉得哪一项要求不容易达到?
  阅读,回答问题:
  ①实验中可能要用到的器具有量筒,温度计,pH试纸,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等。
  ②每组用量筒量取10mL池塘水,并用温度计、pH试纸测量水的温度和酸碱度;用滴管吸取1滴池塘水,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分别用显微镜的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描述观察结果;仔细观察并客观记录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形态结构特征。
  ③浮游生物
  ④单细胞生物
  ⑤“仔细观察并客观记录各种生物的数量及形态结构特征”要求较高,所以教师根据资料补充。
  引导探索:
  2.池塘中的生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分析、讨论,表达见解:
  池塘中的生命会受到温度、酸碱度、有机物含量、阳光等多种因素影响。
  反馈练习:练习册相应习题 
  第2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典型例题
  【例1】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试举一例说明推理在建立科学理论中的作用。
  【解析】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过程,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思维,也是我们的学习目标之一。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时,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说做出推论。推论不一定完全正确,它只是对现象的多种可能解释中的一种。例如,拉马克在观察到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四肢是因为长颈鹿希望吃到高处的树叶而产生“伸长”的愿望的结果,并形成了“用进废退”的进化观点。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后来长颈鹿的特殊形态通过达尔文的正确推论而被解释。
  【答案】见解析。
  【例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
  第2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一、考点扫描
  1.了解一些科学研究的故事;
  2.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二、自主预习
  (一)科学家不断研究:征服致病病毒路漫漫
  1.俄国科学家首先采用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浆液,完成了一项不朽的科研工作——发现了比细菌还小的、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思考:按照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来看,伊凡诺夫斯基在病毒的发现过程中: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没有分离出病菌
  改进实验新的发现分离出滤过性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2.流行性感冒、麻疹病、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等都是由引起的传染病。人类利用有效的控制了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还没有找到对付病毒的特效药。
  3.狂犬病、AIDS、SARS等都是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引发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以为遗传物质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导致病人患有严重,死亡率比流感高的多。随着的研究手段日新月异,破译病毒将为开发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二)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科学探究
  第一节减数分裂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
  3.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
  能力方面:试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生物个体产生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
  【教学方法】
  通过图示学习其过程,注意学生的对图示的理解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
  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
  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第一节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1.掌握减数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DN A、染色单体数目;
  2.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
  3.掌握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学习过程】
  运用教师总结的知识规律,课下注意总结。
  【知识结构】
  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
  1、减数分裂
  第二节有性生殖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2、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
  二、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我们介绍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生殖细胞的形成,那么形成生殖细胞之后就要进行生命的另一个过程,受精作用,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有关受精作用的过程,
  一、生殖细胞的形成:
  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了生殖细胞,那么精细胞形成之后还要进行一定的变形形成具有生殖能力的精子,卵细胞形成后就能形成具有生殖能力的细胞-----卵细胞,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复习一下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