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 18:59: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480字。

  《范爱农》教学方案
  1、教学背景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学习《范爱农》毫无疑问是有难度的。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所读过的鲁迅作品仅限于初中教材的选文,他们对鲁迅的认识自然也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数同学对鲁迅作品有畏难情绪——鲁迅的作品留给他们的是晦涩难懂的印象。
  《范爱农》本身也确实是一篇让人颇费斟酌的文章,要写的人物是范爱农,但鲁迅先生却意在通过范爱农去表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通过范爱农去揭示那个时代找不到出路却又不愿屈服于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再加上范爱农性格“古怪”,行为“消极”,学生甚至可能会误读范爱农。
  本课教学须借助于与该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课程信息化教学网站www.ywzh.cn的班级化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具备在家或之条件。平台资源库中与该课文相关的资源有:(1)绍兴风光图片(2)鲁迅相关图片(3)徐锡麟等烈士图片(4)诗文《哀范君三章》《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现代作家鲁迅》(5)与课文相关的诵读及内容分析课件。
  本课教学将采用讨论式、讲授式、合作探究式、主题活动驱动式等方法。
  2、本课教学内容框架设计
  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理解文章的四大事件之间的联系,理解《范爱农》是在一个大背景下写一个人物的特点,体会散文“写人写其神”的特点;熟习通过阅读提出质疑、通过网络资源库自我释疑以及通过网络与同学合作探讨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料,让学
  作业1:
  下载文章《范爱农》,并在原文右侧的空白处以旁批的形式提出你的质疑(关于人物、写法等方面任何你不懂的问题),再上传到论坛“精读《范爱农》”栏目“《范爱农》自由质疑”下。
  作业2:(在完成作业1至后方可进行)
  参阅课文的详细旁批,参考资源库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听诵读录音,再读《范爱农》,进入以下6个讨论区:(1)疑难句讨论区(2)范爱农人物形象讨论区(3)鲁迅等其他人物形象讨论区(4)结构与写法讨论区(5)文章主题讨论区(6)其他未尽问题讨论区 
  1、处理《范爱农》的电子文本,留下简单注释,删掉所有旁批,放到网络班级平台上。
  2、整理学生在“《范爱农》自由质疑”上上交的作业,把学生的问题分类集中。
  3、在学生上缴完作业1后,设置讨论区。进入讨论区关注学生的讨论,个别问题可作简单提示,组织上讨论,继续搜集问题,准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