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大演练
济南22中 曹其璋
亲爱的同学,走进考场,你就是考试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吧,答案就在你的笔下,相信你能独立、自主、自信地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 积累与运用(6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1分)
2.成语“剪烛西窗”出自诗句: , 。(1分)
3.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幅对联赞扬的是 (人名),对联高度概括了他的作品的风格,请写出一句他的体现这种风格的名句: , 。(1分)
4.泉城济南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许多名人留下了赞扬济南文化、描写济南风物的诗文名句或对联,如 (作者)的 , 。(1分)
(此题多答一句且正确可加2分)
如, (作者)的“ , 。”
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2分)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是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这些名著中。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从关云长身上领略到“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气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从保尔•柯察金顽强奋斗的一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6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相关链接】宋濂( 1310 ─1381 ) ,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 浙江义乌县一带) ,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生平著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