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6 22:09: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20个字。

  《白洋潮》学案
  张岱
  朱玉芳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学习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和运用比喻写景、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背景资料
  一、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其小品文声誉尤高,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民风民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文笔丰神绰约,富有诗意。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张岱散文的艺术特征
  晚明的山水文学较之历代更为繁盛,这和当时社会状况、时代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三袁仅晚生了约三十年的张岱是当时散文创作者中的集大成者。书画家祈豸佳称赞曰:“余友陶庵笔具画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侗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晚明作家认为,能够表现出山川草木“喜怒动静之性”的游记,方为上乘之作(江盈科《雪涛阁集》)。这是晚明作家,将尊重个性的思想,由自我而推及天地万物,山川动植。在张岱笔下,描山画水,如他自己所言,总是那么“一往有深情”。《白洋潮》一文里,作者把海宁潮水生命化了,动物化了,自然与人也更贴近了。潮头刚来时,好像拍着翅膀惊飞的千百群小鹅,可爱极了。渐渐靠近时,忽然变为百万雪狮,争先恐后而来,令人惊恐。自然化为有情之物,这是第一个特点。
  其二,短隽。张岱在《廉书小序》中说:“小能统大”。文章要写得短小精粹,深刻有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识见,肯锤炼。《白洋潮》描写潮来时仅“一线”,“稍近,则隐隐露白”,“渐进,喷沫溅花”,“再近,则飓风逼之”,终于“潮到塘,尽力一搏”,接下来“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不过200来字,却透入奥窍,抓住了特征,给人以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陶庵梦忆》这本书,选入的文章都很短,但篇篇精彩,文字概况凝练,又细致形象。
  其三,富有哲学理趣。晚明的游记文,无论就题材的广度,发掘理趣的深度,表现手法的丰富,都远越前人。而就人对自然解悟的深度而言,张岱“最为佼佼”。《白洋潮》中作者提出,“三江看潮,实无潮看”,“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虽然没有解开疑惑,其由物起情,由情及理,将山水游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