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卷(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全科8份)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历史.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地理.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生物.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数学.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物理.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英语.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1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政治.doc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楔(xiē)子 变徵(zhǐ) 涔涔(cén) 篡(cuàn)夺
B.纶(guān)巾 脑髓(suǐ) 孱(càn)头 刹(chà)那
C.妃嫔(bīn) 俨(yǎn)然 驯(xún)熟 贾(ɡǔ)人
D.孝悌(tì) 逡(qūn)巡 氓(ménɡ)隶 杜撰(zhuàn)
2、下列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撒手人寰 冷嘲热讽 刨根究底 畏葸不前
B.人才济济 川流不息 气势磅礴 各执己见
C.休戚相关 望帝啼鹃 前合后偃 繁文缛节
D.众说纷纭 礼上往来 残羹冷灸 冠冕堂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向鲁大海)你这么只凭 ,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②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 罢工,反对我。
③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它的荣冠, 彼此的情感。
④天下真有这样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A.义气 鼓吹 沟通 标志
B.意气 鼓动 沟通 标致
C.义气 鼓动 勾通 标志
D.意气 鼓吹 勾通 标致
4、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船,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志来确定去向。
B.说是让我们给提合理化建议,可我们还没有说完一句话,他早就勃然大怒了。
C.二十几岁的帅哥嫁了一个七旬富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D.父爱应该受一定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5、下列文学常识知识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中,《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
B.元代杂剧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曲子由一个男演员和一个女演员对唱。扮演男角叫正末,扮演女角叫正旦。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有《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等作品。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本。
6、下列语句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②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④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 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司马光
B. 李 煜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 柳 永 苏 轼 苏 轼 司马光
D. 李清照 白居易 辛弃疾 司马迁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徒见(看见)欺 宁许以负(担负,使动用法)秦曲
B.单于壮(以……为壮,钦佩,意动用法)其节 畔(通“叛”)主背亲
C.皆共目(递眼色)之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应验)
D.璧有瑕,请指示(古今异义,指出来,给…看)王 相如廷(当廷,做状语)叱之
8. 选出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 )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 皆为陛下所成就
C. 送匈奴使留汉者 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每小题2分)
李 白 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