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案
授课时间:2004年3月30日至4月1日 授课班级:高二(5)(8)
浙江丽水师专附属高中 汤蓓蕾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2、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三、 教学设想:
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内容,对于本课学习有帮助,再结合课文分析品味杨志的思想性格特征。鉴赏小说故事情节中如何体现智取的。
2、先让学生了解《水浒传》,预习《智取生辰纲》。预习中做到:一是熟读课文;二是提出自己的理解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视问题的多少、难易来决定所用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节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一百单八将”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学生回答《水浒传》。讲了什么事情?
我们许多同学喜欢《水浒》,主要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简介《水浒传》及其作者
1、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2、《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