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9720字。
郸城三高学案
年级———科目--------编写人——审定 语文组 日期——
《落日》学案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3、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探究过程:
情景导入:自然界的落日,大家都曾目睹过、观赏过、感叹过,但是二战历史上的落日大家都不曾见过,今天我们就着朱启平来目睹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落日。
一、背景资料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获悉1945年9月2日,,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他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他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二、语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舷梯 湔洗 顷刻 拾阶
翘首 虔诚 载着 半晌
归咎 撰写 赎罪 哔叽
绶带 应酬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永志不忘 :
古色古香:
勋绶 : 拾级 :
寒暄:
五光十色 :
目不暇接:
不可一世 :
天网恢恢:
天理昭彰:
曾几何时:
三、研读探究
(1)、自主学习 设疑探究
1、《落日》这篇通讯报道了什么新闻事件?(用一句话概括)
2、通讯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还有什么顺序,有何作用?
3、本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分为六部分,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
(2)合作交流 解疑探究
1、从课文时间线索来看,日本的签字投降仪式分明是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标题的独特含义。
2、、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3、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哔叽(bì) 绶带(shòu) 舷梯 (xián) 挪动(núo)
B.湔洗(qiān) 顷刻(qǐng) 拾阶(shè) 翘首(qiáo)
C.半晌(shǎng) 昭彰(zhāng)虔诚(qián) 归咎(jiù)
D.应酬(yìng) 赎罪(shú) 亚裔(yì) 撰写(zhu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伎俩 摧枯拉朽 端倪 妄加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