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一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一全科试卷(6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全科试题(6科6份)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化学.doc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数学.doc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文综.doc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物理.doc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英语.doc
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语文.doc
嘉兴一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2011/10)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Ⅰ
一、选择题 (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妥帖 (tiē) 烙印 (lào) 旅泊(bó) 装模作样(mú)
B.辜负(gū) 跬步(guǐ) 挣脱 (zhèng) 熠熠闪光 (yì)
C.菜圃(pǔ) 静谧(mì) 摇曳(yì) 灯影幢幢 (chuáng)
D.廿七(niàn) 犄角 (jī) 怪癖 (pì) 锲而不舍(qiè)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斑斓 驽马 苍海桑田 挥斥方遒
B.丰腴 元霄 风驰电掣 击扬文字
C.惴粟 廖廓 汗流浃背 恪尽职守
D.干瘪 蛰居 引觞满酌 休戚相关
答案:D
解析---A项中“苍海桑田 ”应为“沧海桑田”,B项中“击扬文字”应为“激扬文字”,
C项中 “廖廓”应为“寥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_____。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
②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_____的印象。
③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_____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A.爆发 肤浅 以至 B.爆发 浮浅 以致
C.暴发 浮浅 以至 D.暴发 肤浅 以致
答案A
解析:(“爆发”指猛烈发作,①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②用于众人的声音〈欢呼声、掌声等〉;③用于某种力量、情绪等。“暴发”①指突然发生,用于洪水、传染病。②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含贬义。“肤浅”侧重认识局限于表面、不深刻,常用于人的认识活动;“浮浅”侧重轻浮、不切实际,常用于人的工作作风、学识修养等。“以至”指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或相反方向的发展;“以致”指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B.韩少功的散文《我心归去》的哲理性很强,把人与故乡的关系阐发的十分透彻,很多说法非常有新意,真可谓别具匠心。
C.老舍的《想北平》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在短短的两千字里对北平的爱真是一言九鼎。
D.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让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四川汶川。
答案C项
解析——
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分量重,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用在此处不妥。 A概莫能外:没有谁能超越这个范围。B 别具匠心:多指文学艺术方面独特新颖的构思。D突如其来:突然发生或到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试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 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体有限,其债券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 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答案:C项
解析—— A项“他的雄材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凡是出现“X是X"的句式时要注意前后主语一致;B项成分赘余,删去“的实验”;D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石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______________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诗句作出图解。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③水边石草杂置,山坡上树木茂密。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答案A 解析①③句与上文的"相通的水"衔接好;②④句与文章所写的景色不合;⑥与下文渲染的意境不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蚓无爪牙之利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答案:B
8.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A
9.下列选项中划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用心一也
答案:A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君子生非异也 D 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B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答案:B
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不拘于时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答案:D
13.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要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
答案:C
1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前。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主宰的问题。下片重在抒情,通过回忆,形象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并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做了回答。
B杨子在《十八岁及其他》中和东东谈到了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我同情你的读书之苦,但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你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
C《劝学》是春秋末期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作品,文章以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D《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答案:C 荀子应该是战国末期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6题。(共9分)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①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②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