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一)小兴安岭林区的天然森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功能完善、生物储存量和生产力很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它还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但是,由于建设的需要,人们大量采伐林木。马永顺爷爷在当林业工人的34年里,共砍伐了3.6万颗树。“十年树木,百年成林”,栽跟不上伐,导致生态恶化。晚年的马爷爷感悟到其中的道理,决心有生之年努力栽树,恢复林海。16年内,他研究怎样育苗、选种、配种、防害、治害,带领全家栽树4.65万棵,使采伐过的林地重现生机。(摘自《生物学·林业工人的新任务》有改动)
(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造了名为“生物圈II号”的实验基地,里面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和溪流,还有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以及供人居住的房子。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II号”,他们计划呆二年,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猪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科学家们要设法使这个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遗憾的是,一年多后,“生物圈II号”中氧气大量减少,粮食严重减产。科学家们无法再生活下去,不得不提前撤出。(摘自《生物学·生物圈II号》有改动)
1、研读第一则材料,你认为林业工人有哪些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以上两则材料,你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方面有哪些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下面材料,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成果。
(一)鹅的听力胜过狗,甚至能和电子设备媲美,古罗马人在同高卢人作战时,就是由于“鹅兵”早期报警而抵住了高卢人的进攻。(选自《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有改动)
(二)在空中飞翔的小鸟,它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毁坏发动机,对飞机是很大的威胁。如今,有的机场设立了“鸟语”广播台,专门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地起飞和降落。(选自《新编十万个为什么》)
(三)人眼可以对比周围的景物,使人感知自身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确定物体的距离、形状和相对大小。人们由此得到启示,研制成功了一种叫做“生物——电子位置传送器”的“人造眼”。这种技术装置可以用来自动控制宇宙飞船下降阶段的制导,可以控制无人驾驶探险车。(选自《语文·眼睛与仿生学》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广告词,完成练习1~3题。
(1)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份
(2)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推销丰田车广告词
(3)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湖南湘潭“天仙”牌电扇广告
(4)口服、心服 ——台湾一幅矿泉水广告
(5)不打不相识 ——日本一家打字机公司的广告
1、第(1)则广告可以作为哪些产品的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研读以上广告词,自己拟一则广告,范围不限,并说明其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以上广告词加以拓展,确定一探究活动的主题,拟好探究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伊拉克战争以美军控制伊首都巴格达而告终。但战争初期,美军曾遇伊军顽强抵抗,一度在巴格达城外受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摆出了一副要与美军在城内决一死战的架势。对此,各国媒体纷纷认为美军的“速胜论”遭到了挫败,有的媒体甚至干脆把巴格达称之为“萨达姆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苏联给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