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堂实录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3 5: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荷塘月色》案例

乍浦中学  潘媛
案例主题与背景
时间:2004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地点:乍浦中学五楼会议室
对象:高一(10)班学生 (53人)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了解作者心里“不平静”的原因及揣摩末几段作者联想的用意。)
主题:揣摩文章主体部分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播放《荷塘月色》Flash影片片头: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高悬,静静的荷塘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伴着轻柔的音乐,从一片荷叶中探出头来,慢慢绽放。从盛开的荷花花蕊中现出《荷塘月色》的文题及作者。)
  师:看到我设计的篇头了吗?看到花儿盛开,心情怎么样?
生:很好!
师: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人很高兴的,与花开有关,是什么?
生:(笑答)心花怒放。
师:花儿开放是写什么?
生:写景。
师:你们看到花儿开放,很开心是写什么?
生:写情。
师:写景是为了什么?
生:抒情。
师:(导出本课主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大家请看文章标题,为什么标题是荷塘、月色,单写荷塘或单写月色不行吗?
生:(思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剧场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去看一看,那儿的舞台是什么?(指标题暗示)
生:(小声)荷塘。
师:舞台的灯光是什么?
生:(大声)月光。
师:舞台上没有灯光行不行?为什么?
生:(肯定地)不行,看不清表演。
师:要是只有灯光,没有舞台和表演行吗?
生:(摇头)更不行!
师:所以荷塘和月色不可分开。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塘上的月色。
师: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这节课我们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第五第六段。
师:大家听我范读一下四到六段,用心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
(播发Flash影片展现荷塘月色不断变幻的美景,师伴随音乐范读,声情并茂;生美美地看,美美地听)
师:景色美不美?
生:(由衷地)美!
师:什么美?为什么美?(多媒体展示问题:1、作者描写了哪些荷塘风物?)
师:我们首先看看第四段都有哪些演员上台?
生:(学生七嘴八舌)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师:第四段写的是荷塘还是月色?
生:(齐声)荷塘。
师:第五段是给演员制造气氛的,是哪些景物?
生:月光、月色、树影。
师:突出的是荷塘上的——
生:月色。
师:看第二个问题(多媒体展示)第四段写荷塘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
生:动态。荷塘上有风,吹动叶子和花。
师:对,这是直接写动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要靠鼻子闻,歌声要靠耳朵听,把人的不同的感官用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这种修辞方式叫做——通感。举个例子吧,说“杨钰莹的歌声很甜”,声音是耳朵听到的,甜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