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白梨
“坐车,坐车呀,机动灵活小客车,车费便宜。”
“的士轿车,不多收您一分钱。”
“住店,住店了,客家旅店,宽敞明亮,屋内彩电,宿费低廉。”
车站检票口前挤满了上下车的旅客和接送站的人,夹杂着出租车司机、旅社招揽生意的叫喊声。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在人流分散的路口,站着一位背包囊的老妇。她望着横竖交叉、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犹豫着。
“大娘,您……”我迎上去。
“俺到百草路。”
百草路,好熟啊。我上小学时写的那篇《百草路上的微笑》还获得了优秀作文将呢,写我冒着雨送一位去百草路探亲的阿姨。当费尽周折,找到了她的亲人时,阿姨感激地拉着我的手,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并把那又甜又脆的京白梨塞到我的手里……
嘿,真巧,二十年后,又碰到了一位去百草路的老人。
老妇用那浑浊的目光打量着我,本已佝偻的身子,被包裹压得更弯了。
“大娘,去百草路走这条路。来我帮您扛。”
“你帮我……”老妇脸上那刀刻般的皱纹聚得更深了。
“大娘,我年轻,有的是劲!”说着,我伸手去接她背上的包裹。
不料,它紧张地用干枯僵硬的双手拽着包裹不放,低声说:“小伙子,大娘没有多少钱呀……”
“脚钱?”我迷惑着,提高了声音,“大娘,我不是脚夫,我送站路过这里……”
“阿、啊……”老妇含糊地说了句什么。
僵持了片刻,我毅然地替他背起了包囊,抬脚向前走去。她默默地跟在我的后边,不知什么时候,竟悄悄扯住了我的一角。
我的心陡然地颤抖起来,像谁用针刺了一般。我,我应该向她说什么呢?一种无名的悲哀和委屈涌向心头,我真想哭……
“大娘,您,您看这个……”
我慢慢地掏出了工作证,递给她。
“小伙子,你,你别介意。大娘怕跟不上你……”她松开了扯着的衣角,也没有去接工作证。
重,好重啊。这才十几公斤的包囊,竟压得我难以透过气来。
“小伙子,你歇一会儿吧。”
我摇着头。
……
“啊,到了。小伙子,快进屋歇歇吧。”
“不,不了。”
“小伙子,你……”老妇嗫嚅着,眼里透出一丝歉意,慌乱地打开包裹。
“快,快尝尝大娘家乡的京白梨。”说着她笑了,笑得有些苦涩。
啊,京白梨,又是京白梨。
我呆呆地拿着她塞到手中的京白梨。忽然发现他那布满皱纹的眼角,闪动着一颗浑浊的泪珠……
1.小说一开始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
2.文章中有一段文字写的十二十年前的事情,这段文字能否取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