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04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三个大题,共26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录入者:河池市洛阳中学 蒙义杰 2005/01/12
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32分,第7题6分,第8、9题各4分,其余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诘(j i)问 窥 (kui)见 窘(jiong) 迫 情不自禁 (jin)
B、栖 ((qi)息 奢 侈(chi) 惩(cheng) 戒 谆(zhong) 谆教导
C、分 歧(qi) 琐 屑(xie) 粗犷(kuang) 惟妙惟肖 (xiao)
D、呜 咽(ye) 晦 (hui)暗( 歼(jian ) 灭 面面相觑 (q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娴熟 清澈 油光可见 异想天开
B、学藉 理睬 迥然不同 销声匿迹
C、附和 侥幸 偷机取巧 兴风作浪
D、矜持 懦弱 不屑置辩 寡不敌众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全国上下同舟共济,不仅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而且在防治“禽流感”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B、 B、那深沉、悲愤、如泣如诉的蒙古歌曲《嘎达梅林》,多少年来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C、 我市“红领巾导游团”首批 80名小导游近日戴上导游证正式上岗了,他们挥洒自如的讲解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花季周刊》已让我崭露头角,更会让我在它那里尽情地播撒希望的种子”——一位“花季小记者”的心声。
4、依此添入下面文字中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自己智慧的判断。( )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 )有技能,( )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时候,社会一定会非常欢迎你,( )你是一个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 既 又 因为 B、所以 要么 要么 因为
C、如果 要么 要么 因此 D、所以 既 又 因此
5、依此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
;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 ;我曾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 ;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
(1)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 (2)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
(3)为了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展翅高非
A、(1)(2)(3) B、(3)(1)(2) C、(2)(1)(3) D、(3)(2)(1)
6、下列作品、出处、时代(国别)、作者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史记》——西汉——司马迁
B、《始得西山宴游记》——《柳河东集》——唐代——柳宗元
C、《藤野先生》《朝花夕拾》——现代——鲁迅
D、《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美国——莫泊桑
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4)《望乐》中反映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
(5)从《陋室铭》或《岳阳楼记》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对偶句,并默写下来。
答: , 。
8、请你仔细的阅读下面这段话,然后把你从中悟出的道理用同样句式的一句话写出来。
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景冈山”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
9、下面的应用文,在语言表达和格式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