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第一千个球》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8 15: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第一千个球
一、教学目标
(-)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深入理解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二)学习在叙事中直抒胸臆,披露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物个性的心理描写方法。
(三)学习球王贝利的出色人品并探究其成因。
二、课时安排正课时
三、教学过程
(-)请班上的小球迷介绍球王贝利
可让学生在课前找资料,也可提供教参上的“有关资料”,要求既能全面展示贝利的绿茵传奇生涯,又有生动形象的小故事。
(二)自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可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可由教师和同学分角色朗读 读完后分别请同学概括内容。
(三)了解前后两部分内容的联系
球王贝利不仅球艺精湛,而且心理素质良好,为人谦逊,请同学从第一部分里找出相关语句。想一想编者把这两个片断放在一起,有什么深意?从贝利的哪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慈父与恩师”?
(四)讨论回答“思考与练习三”。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心理活动描写在传记文章中的作用
(五)心理描写片断训练·
请同学阅读《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的第10段,模仿本课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在“这激怒了我”和“我就要跳下去”这两句话后插写合理的心理描写。——
第一千个球
贝利 慈父与恩师
球艺精湛
出自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人品优秀
少年爱因斯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2、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3、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4、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其他事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了解他勤学好问勤于思考 的优秀学习品质。
1.)“略读”指导
“略读”是指大致的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 阅读时要快速捕捉信息,充分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初步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读
1.请同学给生字注音:
孤僻( ) 腼腆( ) 遏( )止
涓涓( )细流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人讲一个即可,可按年龄段划分。
课文提供的材料有:
(1) 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2) 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3) 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4) 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
(5) 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6) 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7) 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3.小组讨论交流。
(1)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这些优秀学习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门)从文中找出表现少年爱因斯坦优秀学习品质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
4.请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