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3小题,约3810字。
秘密★启用前
2011年重庆一中高2014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物 理 试 题 卷2011.11
物理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B.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不对其它物体施力
2.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D. 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F=μFN计算静摩擦力
3.关于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力都大
B. 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力都小
C. 合力至少比两个力中较小的力大
D. 合力可能比这两个力都大
4.下列有关神舟七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是:
A.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天,其中21时10分04秒指的是时刻
B.地面控制人员监测神舟七号飞船在高空运行位置时不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C.发射后的第583秒,神舟七号飞船以7.5km/s的速度脱离火箭,这里的7.5km/s为平均速度
D.神舟七号飞船离开地面后不再受重力作用
5.如图1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 m1g B.L+ (m1+m2)g
C.L+ m2g D.L+ ( )g
6.力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如下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7.如图2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
A. B.
C. D. 图2
8.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通过三段连续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这三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在这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1:2:3 B.1:23:33,1:22:32
C.1:2:3, 1:1:1 D.1:3:5,1:2:3
9.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A仍静止不动
C.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
10.一列由n 辆汽组成的车队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 v 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 n 辆车都匀速行驶时相邻车的距离均为 s ,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的大小)
A. B.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24分,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1.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1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大小分别为3N、5N、7N的共点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
A.0N B.5N C.16N D.20N
1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
如图4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