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新课程高三标点和作家作品
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天色彩全聚拢到这里来了。
B.他写一个人物,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C.日本有的大学二、三年级虽都开有语法课,但每学年只有25学时。
D.四个月前,应邀访问美国的我国社会学家郑嘉通教授,今天到我校作“访美掠影”的专题报告。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时隔不到一昼夜,这里又发生了一次泥石流……不过这次规模不大。
B.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诗人。
C.有关人员各就各位,研究航线,研究空投,向部队发出命令……一切办得神速。
D.朱老总最爱兰花,有人说他平生两大爱好——一是篮球,二是兰花。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任何一次体育盛会之后,人们总要挖掘这种有形的竞技背后支撑人类拼搏的无形精神力量是什么?
B.各式的苦、各式的酸、各式的辣压着你使你困顿不堪。
C.刚刚出版的《读者文摘丛书》之一《世界漫画杰作选》绝大部分作品是专栏编辑从海内外大量书刊上发表的数万幅漫画中精选出来的。
D.怎样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记忆的广度,记忆的速度,记忆的长久性,记忆的准确性。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没想到就在这个大雪山——夹金山,会见了我们日夜盼望的亲人——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成仿吾《长征回忆录》)
B.“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C.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出了“绿”字。
D.所以竹雨是什么样子?竹香是什么味道,竹笑是什么神情?我都不大了解。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如果长期用牙签刮擦舌苔,会造成味蕾细胞萎缩,从而使味觉变得迟钝,导致食欲不振(摘自《老同志之友》第三期)。
B.何况不少“进口服装”,往往是内地生产的。你能分得清哪些是正宗进口的,那些是出自上海师傅或某乡镇企业“打工妹”之手的呢?
C.今年中央电视台主办《“3.15”之夜》晚会同样吸引了全国亿万消费者,晚会的主题是“维护我们的尊严”。
D.如果采用肯定句式,说成“鲁迅主张读野史,也主张读正史。”行不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唱、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B.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
C.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D.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