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5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3 14:4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提取要点,理清思路,把握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3、 把握作者复杂矛盾的感情。
3、反思中国的“胡同文化”。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2、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3、品味既朴实又雅致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而产生的复杂而矛盾的情感。
教学设想:
通过多媒体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了解一种建筑总能体现一种独到的文化;体会汪曾祺面对熟悉而又走向没落的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引导同学们对胡同文化的反思(可拓展至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导入。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知道这是哪里吗?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十足的小品文《胡同文化》。(展示课题《胡同文化》及作者名字)
二、作者介绍
这位老人是谁呢?——汪曾祺。师从于沈从文,有“短篇圣手”之美誉。(照片)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纪事》等。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抒写家乡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他的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胡同文化》是他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包含有浓厚的文化意蕴。)
汪曾祺是江苏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三、解读胡同特点
1、 过渡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第5段:“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2、胡同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