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1 15: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1、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绝、抑扬顿挫”等词语。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4、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课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吾先生吗?他令童年时的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藤野先生,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识的老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文脉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二、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在生活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借回忆旧时的美好食物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
    课文记叙了作者1902-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鲁迅到日本,最初是想学医救治病人的疾苦,但在仙台医专时,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中神情麻木的中国人给鲁迅以很大刺激,促进了他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唤醒国民灵魂,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1) 注音(出示幻灯片,请学生上前做)
绯红(  )  油光可鉴(  )  芦荟(  )  芋梗汤(  )
解剖(  )  深恶痛疾(  )  不逊(  )  诘责(  )
瞥(  )  烂漫(  )
(2) 释义
绯红:鲜红。    诘责:质问并责备。  不逊:无礼。逊,谦逊。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专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2、 理清思路,把握叙述线索。思考:(出示板书)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3)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明确:(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
之后”。 
(2)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写了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