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全科模拟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全科9份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化学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生物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数学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物理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 政治试题.doc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语文
一、基础知识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漫溯(sù) 惩创(chuàng) 祈祷(qí) 博闻强识(shí)
B.浸渍(qìn) 转载(zài) 执拗(niù) 敛声屏息(bǐng)
C.轧票(gá) 着力(zhuó) 谄媚(chǎn) 引吭高歌(háng)
D.焦灼(zhuó) 绯闻(fěi) 雏菊(chú) 飞来横财(hé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桀骜不训 震憾 部署 衣衫褴褛
B.好高骛远 殒命 和蔼 义愤填膺
C.喋喋不休 弦律 静谧 消极殆工
D.绿草如茵 杜撰 喑熟 焕然冰释
3.下项各项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日前,房地产新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房价是继续上涨,还是逐渐回归理性?绝大多数网友表示对此不抱希望。
B.经过神探深入调查和缜密推理,终于将谜案破解,并在华莱士和帕里佐的婚礼上,怒指新郎官就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C.因拍摄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被烧伤的任家萱,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在全国“粉丝”的热切关注中,出席了记者招待会。
D.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我们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经济增长受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今天在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表示,上海建筑市场表现出来的混乱现象以及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对防火问题总是不以为然,是造成“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
B.他多年来在这一项领域刻苦钻研,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C.新闻媒介披露了这样一条耸人听闻的真实消息:某地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导致多人中毒。大家不胜感慨,今后,谁还敢放心地饮酒。
D.这家工厂虽然也取得了某些经济效益,但他们的有些作法,却是不足为训的。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设”被邓小平批准,这说是著名的《863计划》。
D.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史上能朴素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 ,但好的作品常常是以人生的
安稳做底子描写人生的飞扬。 ,许多作品, 就是失败在不懂得把握
好这底子。
①大多数的作品强调人生 ②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很多
③有了这底子,飞扬不会是浮沫 ④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
⑤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 ⑥只予人以启示,不能予人以兴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8.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O2气体,另一个盛有C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不相同的 ( )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分子数
2.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体
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3.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其中 ( )
A.Na2CO3 放出的CO2 多 B.NaHCO3 放出的CO2 多
C.Na2CO3 放出CO2 的速度快 D.NaHCO3放出CO2 的速度快
4.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先用某一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稀盐酸 D.稀硫酸
5.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制玻璃和高炉练铁时都发生的反应:SiO2+Na2CO3 Na2SiO3+CO2↑
B.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反应
C.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6.两种元素原子X和Y,Y原子的第三层比氩原子的第三层少5个电子,Y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恰为X原子第二层电子数的2倍,则X、Y的质子数分别为 ( )
A.14和11 B.5和2 C.17和6 D.6和13
7.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A —11.5 198 1.11 A、B互溶,
且均易溶于水
B 17.9 290 1.26
据此分析,将A和B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 )
A.过滤 B.蒸发 C.分液 D.蒸馏
8.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没有+3价铁元素的是
A.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 B.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C.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
9.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Y与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
C.Y可以用于消除少量钠屑 D.Y→乙醛属于还原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与过量的NaHCO3溶液混合
Ba2++2OH-+2HCO3- BaCO3↓+CO32-+H2O
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C.金属钾与水反应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2.小明从北京乘飞机到巴西亚马逊河参加夏令营,目的地的位置(20°S,90°W)。飞机飞行了12个小时,到达时当地是傍晚18:00,问小明出发时间可能是( )
A、6月22日 16:00 B、12月21日 20:00
C、6月22日 20:00 D、12月21日 16:00
3.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是( )
A、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热
B、 “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性暴发
C、硫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气体的大量排放
D、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
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温暖湿润,受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很大
B、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
C、北太平洋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D、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显著作用
5.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地理现象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B、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C、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D、黎明时分天空是明亮的
6.制止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根本措施是( )
A.在沙漠分布地区适当发展绿洲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
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C.加快南水北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政治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公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公民可通过下列渠道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⑤民主评议会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我国公民在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还必须履行以下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树立权利意识,监督政府行为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46条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由此可见
A.国家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真实性 D.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近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出现了听证会、旁听制度、公示制度、民主弹劾制度等诸多新的民主形式,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回答4—5题。
4.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听取群众意见,其目的是为了
A.以法律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B.了解社情民意
C.集中民智,凝聚民力 D.决策利民
5.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6.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上面漫画《整个楼的意见箱都包给你了!》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的监督权必须依法得到切实保障
B.政府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权力意识
C.公民要更加积极有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十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happened to Henry?
A He had his arm broken. B He had his head broken. C He had his leg broken.
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Hotel manager and tourist. B Professor and student. C Salesman and customer.
3 How many times has the woman eaten snails with garlic?
A Never B At least three times. C Twice including this time.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other finally doesn’t allow her son to hitchhike.
B The mother finally allows her son to hitchhike.
C The son will go without his mother’s permission.
5 What is the man doing now?
A Trying to have a sleep. B Studying. C Arguing about something with his wif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Sharon now?
A An actress. B A guide. C A film star.
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She is working at Universal Studios.
B She’s tired of her job.
C She’s disappointed at her job.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就是没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B. 研究教室里吊扇的运动情况时可将吊扇看做质点
C.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m
C.“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中的“一秒”。
D.从洛阳开往郑州的L7968次列车于7时13分从巩义站发车[]
3. 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m、J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5. 用力F1单独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可产生加速度为3 m/s2,力F2单独作用于这一物体可产生加速度为1 m/s2,若F1、F2同时作用于该物体,可能产生的加速度为 (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6.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7. 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AC等于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 , , 则
A. B. C. D.
2. 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A. B. C. D.
3.已知函数 ,那么 的值为
A. 27 B. C. D.
4.某学生从家里去学校上学,骑自行车一段时间,因自行车爆胎,后来推车步行,下图中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该生离学校的距离,则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图是
5.如图,三棱柱 中,侧棱 底面 ,底面三角形 是正三角形, 是 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 是异面直线
B. 平面
C. 平面
D. , 为异面直线,且
6.已知m,n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 , , 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生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细胞质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4.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5.下列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
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
6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7.医生给严重腹泻的病人注射一定量的0.9 %的NaCl溶液,其目的是
A.补充无机盐 B.补充能量 C.补充水分 D.供给营养
8.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会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升温的过程中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升温使生物膜被破坏而丧失功能 D.升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9.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顺序依次是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鱼台二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题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
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
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D.商品经济的发达
3.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刀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冶炼生铁和钢
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炒钢技术
C.用水排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水平
D.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4.“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
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
A.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B.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C.由私人投资兴建 D.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6.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右图就是在此时期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它的创办者是 ( )
A.陈启沅 B.方举赞
C.张 謇 D.周学熙
7.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C.加强民族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8.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