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高中语文和必修五第四专题专题复习总合资料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600字。
第四专题专题复习总合
本专题分两个板块:“说不尽的阿Q”“众生之相”。生活因人的个性而丰富、复杂。了解生活的丰富与复杂,能使自己对生活有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适应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欣赏经典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既是文学享受,也是对生活的解读。
本专题作品都塑造了个性鲜明而意蕴丰富的人物形象,对生活有深刻、独到的反映。《阿Q正传》通过阿Q这一鲜明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危害,剖析了民族的某些劣根性和人性的某些共同弱点,也展现了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精湛艺术。《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通过对看似荒诞不经的骑士的塑造,鞭笞了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及骑士制度。《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的形象,鞭挞了害怕新事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一觉醒来成甲虫的格里高尔》通过主人公异化成虫,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和摧残。《高松年与方鸿渐》则通过富于个性的对话,表现出了高松年为人虚伪、世故、狡诈的性格特点。
阿Q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如“看的人们”、“闲人们”、“酒店里的人”、“大家”等等,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特征呢?“看的人们”、“闲人们”、“酒店里的人”、“大家”这些人物,是“愚弱国民”众生相的群体式的典型,其共同特点是麻木、愚昧。他们取笑阿Q头上的癞疤,他们鉴赏着阿Q调戏小尼姑,他们煽动阿Q和小D打架,他们对阿Q从城里回来给他们讲杀革命党的故事,觉得过瘾而“快意”,他们对阿Q在城里的发财经历既羡慕又妒忌。在阿Q押往刑场的路上,这一群看客们发出豺狼般的嚎叫。作者对这些人物是无情的嘲讽和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把这些看客们比作狼,可见不仅把统治者看成是杀人者、吃人者,同样也把看客看作是吃人者和杀人者。小说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可见作者在作品中对看客的批判和讽刺也是小说要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
堂•吉诃德、别里科夫、格里高尔、方鸿渐以及高松年这些形象个性特征极为鲜明。堂•吉诃德行为荒唐可笑但又具有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嫉恶如仇等美好品德;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顽固僵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教科书这个片段只要表现了他的封闭、怀旧和胆小多疑;格里高尔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教科书对这个片段主要表现了他变成甲虫后内心的痛苦;方鸿渐懦弱、虚荣、爱面子,不谙人情世故,有一定的正义感,高松年则老奸巨猾,精于世故,工于心计。
一般说来,鉴赏小说要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形象,还要把握负载小说主题的情节、环境、细节等。其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是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关键。
知识分项列举
一、 字音字形
1. 字音识记
小觑qù 赊帐shē 羞赧nǎn 祓出fú 土谷祠cí 河埠头bù
口讷nè 蹊跷qīqiāo 杯箸zhù 怃wǔ然 踉跄qiàng 勾当gòu
凛然lǐn 趱马前行zǎn 祷告dǎo 麂皮jǐ 靴子xuē 憎恶zēng
穹顶qióng 偌大ruò 弧形hú 待不住dāi 惶遽jù 收敛liǎn
呆dāi板
2. 多音辨析
ǎo拗断 juàn隽永 dī提防 xǐng省悟
拗 ào拗口 隽 提 省
niù执拗 jùn隽秀 tí提携 shěng省略
mò电磨 石磨 磨面 磨豆腐 xiāo削铅笔 削梨
磨 削
mó折磨 磨洋工 xuē 剥削 削弱
cuō撮一顿 撮点儿盐 sāi塞棉花 瓶塞
撮 塞 sè阻塞 敷衍塞责
zuǒ一撮头发 sài要塞 边塞
piē撇弃 撇开 wù憎恶 厌恶
撇 恶 ě恶心
piě撇嘴 撇捺 撇石子 è恶霸
mò没齿不忘 没收 zhēng挣扎 lèi累人
没 挣 累 lěi 累计 积累
méi没有 zhèng挣揣 léi累赘 硕果累累
3. 易写错别字(括号内为错别字)。
僭越(谮) 黑魆魆(魃) 蹩进(躄) 始终不渝(逾)
厮杀(撕杀) 趱马向前(攒) 剑拔弩张(驽) 蓬筚增辉(篷)
赧然一笑(郝) 削足适履(屦) 腊梅(蜡) 饥肠辘辘(漉)
偌大(诺) 萍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