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必修I》试题(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30 17:52: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份试题,供文、理两科学生使用。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I》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位移都是理想化模型
  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kg、s、N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D.在研究落体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时,伽利略运用逻辑分析首先提出了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
  2.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  】
  A. 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B.碰撞前后小球速度改变的大小为2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是从5m高处自由落下的
  3.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25m           B.50m           C.100m           D.200 m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
  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
  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
  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
  5. 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被三根相同的弹簧a、b、c拉住,c竖直向下,a、b、c三者夹角都是120°,小球平衡时,a、b、c伸长的长度之比为3:3:1,.则小球受到c的拉力为【  】
  A.mg                
  B.0.5mg            
  C.1.5mg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文科(物理《必修一》)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N、m、s   B.kg、m、s   
  C.N、kg、s   D.N、kg、m
  2.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
  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
  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摩擦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压力
  4.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是(   )
  A.0m/s    B.2m/s    
  C.4m/s    D.8m/s
  5.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层塔楼的15层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高度是2.8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地方冲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取9.8m/s2)(   )
  A.2.8s    B.1.5s    
  C.0.7s    D.1.3s
  6.如图1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5N,弹簧秤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5N,0N   B.5N,10N   
  C.5N,5N   D.10N,5N
  7.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