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1-2012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9科9份)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语文(缺答案).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地理.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化学.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历史.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生物.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数学(缺答案).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物理.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英语.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题政治.doc2011-2012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第2模块)
第I卷
一、选择题(共1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脉脉含情(mò) 敛裾(jū) 穿着(zháo) 渐车帷裳(jiān)
B.忍尤攘诟(gòu ) 修禊(qì) 窈窕(yǎo) 契阔谈讌(qiè)
C.游目骋怀(chěng) 踯躅(zhú) 房檩(lǐn) 雨雪霏霏(yǔ)
D.守拙归园(zhuō) 相勖(xù) 彭殇(shāng) 靡室靡家(mǐ)
2. 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罗绮 沧茫大地 泛起漪沦 激扬文字
B. 蓊郁 寂寞凄凉 虚无缥缈 安之若素
C. 天籁 蜿蜒曲折 卧薪尝胆 坚韧不拔
D. 兑现 正襟危坐 峥嵘岁月 慷慨激昂
3. 依次填入一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静坐溪水之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斑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 。然后站起身来,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
①留作进山寻找野趣的纪念 ②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
③最后装进衣兜 ④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的石子
⑤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 ⑥对着太阳看了看
A.④②⑤⑥③① B.⑤④⑥③①② C.⑤③①④⑥② D.④⑥②⑤③①
4.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从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
B.《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感情真挚,在人的心灵深处引发阵阵震荡,表达了对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C.《采薇》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诗中表达了思归和反对战争的个人情绪。
D.在贯穿《孔雀东南飞》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B.《赤壁赋》中,苏轼与朋友重游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把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深深的隐逸之情。
C.《我有一个梦想》中“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这一句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给我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美国社会达到种族平等、和睦,社会真正实现公正自由的美好图景。
D.《短歌行》一诗中抒发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6.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几何 几何:怎么样 B.采之欲遗谁 遗:遗留
C.忧伤以终老 终老:度过晚年,甚至去世 D.何以解忧 何以:为什么
7.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
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
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
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2分)
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人,资政殿学士韐(ɡé)之长子也。宣和末,韐帅浙东,子羽以主管机宜文字佐其父,破睦贼,迁衙尉丞。韐守真定,子羽辟从。会金人入。父子相誓死守,金人不能拔而去,由是知名。以书抵宰相,论天下兵势,当以秦、陇为根本。
建炎三年,大将范琼拥强兵江西,召之弗来,来又不肯释兵。知枢密院事张浚,与子羽密谋诛之。一日,命张俊以千兵渡江,若备他盗者,使皆甲而来。因召俊、琼及刘光世赴都堂议事,为设饮食,食已,诸公相顾未发。子羽坐庑下,恐琼觉,取黄纸趋前,举以麾琼曰:“下,有敕,将军可诣大理置对。”琼愕不知所为,子羽顾左右拥置舆中,卫以俊兵,送狱。光世出抚其众,数琼在围城中附金人迫二帝出狩状。且曰:“所诛止琼尔,汝等固天子自将之兵也。”众皆投刃曰:“诺。”有旨分隶御营五军,顷刻而定。琼竟伏诛。浚以此奇其材。
浚宣抚川、陕,辟子羽参议军事。至秦州,立幕府,节度五路诸将,规以五年而后出师。明年,金人窥江,淮急,浚念禁卫寡弱,计所以分挠其兵势者,遂合五路之兵以进。子羽以非本计,争之。
官属有建策徙治夔州者,子羽叱之曰:“孺子可斩也!四川全盛,敌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铁山、栈道之险,未敢遽窥耳。今不坚守,纵使深入,而吾僻处夔、峡,逐与关中声援不相闻,进退失计,悔将